【山东科协每日科普】“面具脸”“路标手”……八个名词带你了解“帕金森病”

作者: ${content.author} 时间:2023-04-11 浏览量:4,619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现在,帕金森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杀手”。帕金森病患者有三大核心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


图片


八个名词带你了解“帕金森病”

  搓丸样震颤

  这用来形容帕金森病患者手抖的样子,即拇指与屈曲的食指抖动的动作像在揉搓一个药丸。

图片

  其特点为静止时震颤出现或变明显,能受意识暂时控制但不持久,主动运动时震颤停止或减轻,疲劳、激动、紧张或焦虑时震颤加重,入睡后消失。

  面具脸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面部活动迟缓、面部肌肉僵硬,导致表情减少,像微笑、转动眼球都非常困难,整个脸部看起来好像戴着面具一样,因此叫“面具脸”。

  路标手

  当我们将手肘放在桌面上,前臂与桌面垂直,前臂及腕的肌肉尽量放松时,正常人的腕关节与前臂会有大约90°的屈曲。而帕金森病患者却因为肌张力增高,手臂依旧保持伸直状态,俨如铁路边竖立的路标,称为“路标手”。

  慌张步态

  典型的帕金森病患者走路的姿势称为“慌张步态”。帕金森病患者走路姿势异常,在行走过程中重心前移,起步后即以极小的步态向前冲,且越走越快,以致收不住脚,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好像一个人慌慌张张的样子,所以叫“慌张步态”。

图片


  冻结步态

  这是指帕金森病患者试图行走时或前进过程中,步伐短暂、突然终止或明显减少。通俗地说就是:患者突然出现双脚像被粘或被吸在地上,不能抬脚,也不能挪步,原地小碎步踏步、起步犹豫的状态,一旦冻结消除,行走就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症状波动

  是指帕金森病患者经过左旋多巴治疗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临床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剂末现象,是指在每剂左旋多巴作用末期(下一剂左旋多巴服用前),逐渐再次出现可预测的帕金森症状,表现为左旋多巴获益时间≤4小时,在患者服药时间间隔增加时也可能出现。开-关现象,是帕金森病患者后期出现的症状波动,多见于病情严重者,与服药时间、血药浓度无关,不可预测。症状在突然缓解(开期)与加重(关期)之间波动,这样的波动1天或数天内可以反复、多次地出现,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就像是电源的开关一样。

  异动症

  这是指帕金森病患者长期应用多巴胺制剂后出现的一种不能控制的异常动作,患者从不能活动(帕金森病患者原有的症状)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可控制地乱动,表现为躯干、肢体的不自主或舞蹈样多动或肌张力失常。

  左旋多巴的“蜜月期”

  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经过左旋多巴的补充治疗,症状会出现明显好转,且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往往会持续好几年,这段时间被形象地称为“蜜月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左旋多巴的疗效会有所减退,约有50%的患者会产生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使帕金森病患者的后期治疗更加困难。

图片


“拈花擒拿手”专治“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三大核心症状都严重影响着手的活动,因此帕金森病患者的双手就成了“重灾区”。该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此外,日常运动也非常重要。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套“拈花擒拿手”,专治帕金森病患者的双手。

手指数数。

双手屈曲成拳头状,逐一伸直手指直至手指全部打开。


双手击掌。

双手自然舒展,掌心相对地完成每一次拍击。

对指练习。

双手放于眼前,大拇指逐一与五个手指对指一次。


双手握拳与舒展。

双手尽力屈曲成拳头状,随后完全舒展手指,动作由慢到快,确保每一次动作符合要求。

手指开合练习。

双手平放于眼前,五指分开舒展,再聚集收拢。


手指交叉练习。

双手心相对放于面前,手指放松展开,逐渐拉近距离,让手指交叉穿过对侧手指间隙。

腕关节活动

手掌自然收拢,以腕关节为中心点,手部由前到后完成动作。


扫一扫

关注科技馆微信

x

扫一扫

关注科普滨州

x